院校调剂,东北、新疆地区院校调剂,省内师范院校师范专业、非师范专业调剂。
非
985、非
211院校调剂:指考生愿意调剂到非
985重点、非
211院校;
农业类、林业类、中医类院校调剂:指考生愿意调剂到农业、林业、中医类院校。
东北、新疆地区院校调剂:考生愿意调剂到东北、新疆地区院校。
省内师范院校师范专业、非师范专业调剂:考生愿意调剂到省内师范院校的师范专业或非师范专业。
考生可根据自身条件和意愿选择一项或几项的调剂志愿组合。选择哪项,调剂哪项;不选择,不调剂。例如:考生愿意调剂到“东北”和“非985、非211院校”及农业院校,需选择“东北地区院校调剂”、“非985、非211院校调剂”、“农业类院校调剂”三项。
考生要对调剂志愿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录取时系统将按考生的选择进行投档。
总之,考生应慎重选择调剂志愿,去哪类学校,就选择哪类学校。
招生院校划分号段有何意义
在我省编制的招生计划中,根据不同类型的院校和省内省外地域等条件分别划分一定范围的号段,其意义在于:
(1)根据院校招生来源计划的类别进行分类编制,方便考生填报志愿。如西北师范大学有师范类理工、文史、体育的院校代号,有非师范类理工、文史的院校代号,还有师范类的音乐、美术院校代号、非师范类音乐、美术院校代号和少数民族预科班院校的代号等,这样分类编号,目的是让考生准确选报院校及专业志愿。
(2)分院校、分类编排招生计划,有利于投档工作。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的科类比较多,招生生源的性质不同,在投档中,不同科类和不同性质的招生计划,执行的投档分数线也不同。
(3)分省内省外院校划分号段,便于执行各种不同规定的招生政策。如省外院校和省内院校招生中使用考生特征的加分不同。应届高中毕业生在高中阶段获得我省教育厅评定颁发的学生艺术特长A级以上证书的考生、长期居住在民族自治县(民族乡)的汉族考生、农村户口独生子女领证户和二女结扎户的考生、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或者省级竞赛一等奖的考生、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一、二、三等奖或省赛区联赛一等奖的考生报考省内院校的理工、文史类专业时,在其统考成绩上加10分投档,而省外院校录取不执行这五条加分政策。同样,民族院校招生分为理工、文史类,还有民族班、少数民族预科班等,不同科类和不同性质的招生计划和不同居住地的不同少数民族考生,投档的比例和投档的分数线也就不同。
(4)对招生计划分类管理,有利于录取过程